本文話題:錢志亮,家庭教育,傳統(tǒng)文化
【人物簡介】
錢志亮,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、碩士生導師。86級畢業(yè)留校,1994年留學歸國,博士學歷。研究方向為兒童發(fā)展問題咨詢、特殊需要兒童教育。曾任北師大實驗小學黨委書記,兼任中國兒童安康成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、中國教育學會中青會秘書長、國家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工作專家委員。著有《兒童問題咨詢》《學前早知道——兒童入學前必備的六種能力》《學生發(fā)展問題咨詢》等專著。
錢志亮博士是教育界的青年才俊,他知識淵博,見地深遠,對我國的家庭教育現(xiàn)狀有長期、深入的研究。日前,本刊特約記者采訪了他。
千畝地一棵苗
記者(以下簡稱記):在探討家庭教育之前,請您先從理論的角度描述一下父母與孩子關系的特點。
錢志亮(以下簡稱錢):我認為親子關系有以下四個特點:
第一,自然性。這是親子關系當中最重要的特點。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,而且父母對孩子來說是唯一的。
第二,社會性。父母無法推脫對孩子的養(yǎng)育義務,所以要盡最大的努力培養(yǎng)孩子成才,把孩子培養(yǎng)成一個合格的社會人。
第三,持續(xù)性。父母這個職業(yè)是不能辭職的,也是不能退休的,孩子在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,父母都有責任幫助孩子。
第四,深刻性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,而且可以影響孩子一生。
從以上四個特點看,家長們應該看到自己的責任所在。親子關系的自然性告訴我們,夫妻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對穩(wěn)定的,即便離婚了,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不變,責任不變;親子關系的社會性告訴我們,家庭教育是社會義務,父母要各司其職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;親子關系的持續(xù)性告訴我們,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,需要家長加強學習、與時俱進;親子關系的深刻性告訴我們,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時時檢討自己,給孩子做出好榜樣。如果能做到這些,就是一個合格的家長。
記:宏觀地看,我國家庭教育的現(xiàn)狀如何?
錢:我國家庭教育的現(xiàn)狀不容樂觀。理想的家庭教育,是家庭、學校、社會三種教育力量形成一股合力,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。我國現(xiàn)階段正處于社會轉型期,社會變遷對家庭影響深刻,比如對家庭價值觀念、婚姻制度、家庭結構、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的生活功能都提出了很多的挑戰(zhàn)。
記:這方面,能否詳細談談?
錢:比如,今天的社會提倡消費,而且消費日益方便,家電普及,把很多家庭服務和家務活慢慢地都推向了社會,孩子再也看不到父母為他忙碌的身影,親情越來越淡。今天人們的思想越來越解放,觀念越來越開放,更崇尚個性化的生活,所以一不高興就鬧離婚,離婚之后單親撫育孩子會遇到很多麻煩。今天的交通便捷了,兩地分居的現(xiàn)象越來越多,人口流動更為方便,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著,父教的缺失對孩子人格的負面影響很大。今天傳媒發(fā)達,孩子面臨著紛繁的信息,家長面臨著諸多家教理念,究竟哪些是對的?怎么選擇?許多家長難以判斷。今天貧富分化越來越大,家庭和家庭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,導致家庭不穩(wěn)定,孩子和孩子之間存在著盲目的攀比現(xiàn)象。今天社會保障制度日益完善,社會養(yǎng)老保險事業(yè)越來越成熟,所以很多家長不再指望養(yǎng)兒防老。今天人們的生活城市化越來越明顯,核心家庭越來越多,年輕人離開父母到一個新的地方組建自己的家庭,傳統(tǒng)的四世同堂共同撫育孩子的現(xiàn)象越來越少見。
記:家庭結構的改變對教育觀念的影響也非常明顯。
錢:是的。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特別強調夫妻有別,丈夫和妻子在家庭教育上的分工很明顯,通常是男主外,女主內,對孩子則是母慈父嚴。可是今天不同了,主外的妻子不少,主內的丈夫也很多,還有多少父親是“嚴”的?還有多少母親是“慈”的?傳統(tǒng)家庭特別強調兄弟姐妹之間的“悌”,即和睦相處、互諒互讓,現(xiàn)在則是獨生子女,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,所以孩子們很難理解什么叫友愛,什么叫寬容,什么叫仁慈。傳統(tǒng)家庭觀念中特別強調長幼有序,出門的時候,誰先出誰在后面跟著都有明確的禮儀,可是今天長幼已經(jīng)沒有序了,爺爺是孫子,孫子成爺爺了??傊鐣冞w對家庭教育影響深遠,我們的孩子正在被異化。不是嗎?今天的孩子被稱為有知識無智慧、有成績無常識、有能力無信仰、有規(guī)范無道德、有欲望無節(jié)制、有目標無理想、有技能無靈魂、有學位無品位、有個性不懂合作、有心動無行動……
記:這些負面影響都是客觀存在的,就像空氣污染,家庭教育也籠罩在重重霧霾之中,現(xiàn)在到了該治理的時候了。
錢:沒錯。不管社會如何變遷,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(tǒng)不僅沒有改變,反而增強了,因為孩子都是獨生子女,好比千畝地一棵苗,所有的資源都圍繞著孩子,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。在高度社會化的今天,父母的角色不可能社會化,家務活可以請人來幫忙做,但不可能請人來做孩子的爸爸媽媽,所以,教育仍然是家庭的頭等大事。
不花錢的教育
記:現(xiàn)在的父母都知道培養(yǎng)孩子的重要性,很舍得投入。調查顯示,教育支出已占中國家庭總支出的首位。您對此有何看法?家長投入越多,孩子成長得越好嗎?
錢:花錢多少不是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。孩子較小的家長,與其舍得投入金錢,不如舍得投入時間,施行不花錢的教育。
記:此話怎講?
錢:現(xiàn)在的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很有限。孩子早上起床匆匆忙忙去上學,有的中午不回家,下午放學寫作業(yè),父母則忙著做飯,飯后孩子繼續(xù)寫作業(yè),然后上床睡覺,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時間還剩下多少?但是孩子需要與父母交流,所以父母要抓住各種各樣的機會,通過語言、表情、動作、身體接觸等各種方式向孩子傳達一個信息:“寶貝,你對爸爸媽媽來說很重要”、“寶貝,爸爸媽媽認為你是我們生命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”……說這些話不用花錢,讓孩子知道父母愛他、關注他,無比重要。
記:交流什么呢?許多父母與孩子只交流學習成績。錢:父母要全面關心孩子,除了學習成績,還有很多話題。孩子取得一些進步,父母要不失時機地表揚:“你真棒!你怎么這么優(yōu)秀?你太能干了!我做夢都沒想到能生出你這么優(yōu)秀的孩子?!闭f這些話不用花一分錢,孩子獲得的是自信,自信的孩子才懂得自尊,自尊的孩子才懂得自強,自強的孩子才有可能自立。孩子遇到了挫折,父母要鼓勵他別灰心,繼續(xù)努力,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,失敗是成功之母,等等。這樣,孩子就會有一個輕松的心情,否則,他只能痛苦地爬行。

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:mw748219